软件定义商汤绝影破局车路协同“量产”难题宝博体育
既能降低车侧成本,又能赋能城市建设。“互为基础的车与城市”是不是车路协同商业化的“终极形态”。
起初,依靠车载传感器堆叠与强劲计算单元逐步实现智能化驾驶的单车智能广受资本市场热捧。不过,近年来,随着单车智能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算法、算力以及成本等瓶颈,始终难以有效落地。业内逐渐意识到,统筹“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或是一种更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与单车智能相比,车路协同能融合单车智能技术,实现不同交通参与者的信息交互、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以至协同控制,通过宏观协配的办法,实现高效、节能、安全通行的全局交通最优解宝博体育。
以一言蔽之,如果将单车智能视作“单兵行动”,那么车路协同便是智慧出行的“军团协作”。
在2022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港股上市AI公司商汤科技发布了SenseAuto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致力于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分析决策方案,正式切入车路协同赛道。
活动上,商汤旗下智能车业务品牌“绝影”不仅公布了车路协同的最新产品矩阵,更提出了“软件定义”、“移动感知”等车路协同新思路。
如商汤绝影车路协同产研副总裁武伟所述,商汤绝影想做的是车路协同的“量产化”:一方面能够服务好具有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的量产车辆;一方面亦希望赋能到现有双智城市规模化建设的痛点问题。
如今,随着《“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文件的出台,车路协同顶级玩家们的动态变化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投资者们的神经。那么,商汤差异化策略背后折射了哪些行业新风向?
先看车侧。如今,虽然“智慧城市”方案已在很多地区落地应用,但由于固定摄像头的智慧城市感知成本高,且某些道路上的感知无法覆盖等传统问题,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消防通道被占、垃圾桶满溢、积水阻碍通行等偶发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这些痛点,绝影通过加装智能网联的轻量化IoT算力设备,挖掘车作为“移动感知源”的数据价值,打造移动的城市之眼,令其有效降低城市管理的投入成本。
再看路侧模块。商汤绝影搭建了智能路侧计算单元平台,能够实现300米感知距离,双向8车道感知范围和95%的雷视融合感知精度等行业领先水平;支持纯视觉、视觉+毫米波雷达,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不同感知组合,实现“上帝视角”的全局感知,可以有效补充规避99%以上的单车盲区问题,并向车辆实时下发超过70个以上的车路协同应用,使单车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极大提升。
最后看云端。面对单车无法解决的全局最优决策问题,商汤打出了智算和智控的“组合拳”。
其中,智算平台进行数据汇聚计算,在储备了100种以上的算法仓覆盖车路协同全对象全场景算法需求的同时,以单计算卡30路以上的处理能力大幅降低单路全事件算力成本;
云控平台则对车辆进行云端控制,将包括路径指导、车速建议、碳排放优化等10个以上的智能网联应用下发给车辆,可以显著降低路口车均延误及绿灯空放,带来超过20%的效能提升,使单车获得全局下的优化决策。
目前,商汤SenseAutoV2X车路协同方案正逐步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示范区、封闭园区、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管理场景中落地,助力交通管理服务,提高效率及安全性,有力助推双智城市建设。
与智能座舱业务挂钩,车路协同可以提供红绿灯信号、闯红灯预警、绿灯起步提醒等服务;与智能驾驶协作,车路协同可以扩大感知边界,提升自动驾驶稳定性与体验;与商汤智慧城市业务结合,又可以赋能城市交通管理,提升通行效率,带动GDP增长。
如此一来,车路协同业务便可将绝影及商汤多个条线板块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既然赛道是个好赛道,那么摆在商汤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打开行业空间以及兑现增长潜力。换句话说,商汤需要解决车路协同长期以来的规模化、商业化两大痛点问题。
总账上看,如果有足够多的使用者来分摊车路协同系统的建设成本,那么与成本高昂的单车智能路线的量产的车”显然是成本更低、实用性更强的自动驾驶发展方向。
不过,如果渗透率上不来,那么较高的建设成本无疑还是制约车路协同规模化商用的障碍,成了“双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阻力。因此,如何降本,如何保延长车路协同产品的存续周期,自然就成了“破局”的核心要素。
对此,绝影的答案是构建软件定义车路协同的技术栈。即通过软件的不断迭代升级,让硬件基础设施在尽量少迭代的前提下,不断加强设备功能,令边际成本持续下降。用商汤绝影车路协同产研副总裁武伟的话来说,便是要让设备“越用越聪明”:
“本质上,我觉得车侧可以通过轻量化的感知设备去令汽车成为了城市的基础设施。路和云这一端的话,通过软件定义车路协同,使得硬件无需重复铺设的前提下,相应的基础设施能够越用越聪明。使得相应的基础设施能够越用越聪明。”
事实上,以软件切入本就是商汤的基本优势。近年来,商汤科技也在城市和交通领域持续的深度投入,在整体城市交通的感知和决策等方向上积累了非常大量的算法仓,在云平台领域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商汤还有投资50多亿建设的、亚洲第一的 AI的超算集群作为加持,大幅降低AI模型规模化量产生产成本,加速车、路、云相关的数据闭环迭代。而这,亦是商汤科技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所在。
上海临港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于2022年1月24日正式启用,使商汤的研发实力达到新台阶,带动AI模型生产在规模、精度、速度等方面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商汤总算力规模达到2.50 exaFLOPS,累计已商用模型数量达到4.9万个,比2021年底增长了40%。
值得一提的是,瞄准智能环卫场景,本次发布会上在绝影车路协同“聪明的车”板块,商汤还带来了RoboSweeper商汤绝影自动驾驶清扫车。
武伟认为,无人驾驶的清扫车是最有希望能够实现快速商业化,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清扫车是低速无人车,安全性相对较高;二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无人清扫车的商业逻辑非常清晰。
“在自动驾驶车而言的话,我们希望能够更加的务实。” 武伟说,“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1个人能够远程控制5辆车,替换的现有的人力成本就可以打正。它的商业化既是市场化的,又很容易爆发的。”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车路协同从示范区“进城”,逐步实现规模化推广和商业化部署,从而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协同”发展,出台了《“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一系列顶层政策设计文件支持行业发展。
宏观顺风下,车路协同方兴未艾,引发各路“高手”布局。然而,因车路协同需要与产业深度融合,且需精准匹配G端客户的需求,因而行业的门槛也相当高。
不过,对于汽车领域积淀深厚、智慧城市开发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充足且客户资源丰富的商汤而言,此时全面发力车路协同赛道只不过是一次“顺势而为”。
事实上,早在2016年,初露峥嵘的商汤就已开始在智能汽车领域发力布局。2017年,商汤与本田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共研自动驾驶技术。随后,商汤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项目上不断积淀、打磨,智慧交通领域的业务框架日益完善,行业专业知识不断丰富。
仅2022年上半年,智能汽车板块收入大幅增长71%,服务客户数20,同比上升54%,单客户收入提高11%。绝影智能车舱产品量产交付规模行业第一,量产车品牌包括上汽、广汽、东风、比亚迪、蔚来、奇瑞等。上半年,绝影还新增300万台量产车的定点。
而智慧城市方面,作为公司的基石业务之一,商汤更可谓“功力深厚”。举例来看,公司为满足G端客户需求量身打造的“城市方舟”一站式智慧城市管理软件平台广受好评。
如此来看,绝影一方面本身已经拥有了多家主机厂的深度合作和量产定点,有利于单车智能和路云基建的规模化协同,致力于进一步降低量产自动驾驶的单车硬件成本;另一方面,车路协同构建的移动视频源也能补充到智慧城市业务,构建“车城协同”的先发优势。
技术积累、业务协同,叠加对破局规模化、商业化的深入思考,商汤的SenseAutoV2X并非缺乏基础的仓促之举,而是厚积薄发后的实力之作。
展望未来,明确以“软件定义”车路协同,商汤绝影能否引领智能驾驶新时代的走向?让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